艾灸
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,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,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,通常针、灸并用,故称为针灸。
我们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,其实并不是这样。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,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,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。而且两者调理的范围也不一样,所谓“针所不为,灸之所宜”,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。
我们说艾灸的一种神奇调理,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。首先,艾灸的调理就十分神奇。艾灸调理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,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。用中医的话说,它有温阳补气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、补中益气的作用。可以广泛用于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疾病,犹其对乳腺炎、前列腺炎、肩周炎、盆腔炎、颈椎病、糖尿病等有特效。
其次,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。用灸法预防疾病,延年益寿,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。《黄帝内经》“大风汗出,灸意喜穴”,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。
丹雅美桂产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以上专业技术主要调理:
一是调经络,二是调脏腑,三是调体质,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。经络概指经脉和络脉。
“经”,有路径的含义,为直行的主干;“络”,有网络的含义,为侧行的分支。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,系经络的主体部分;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,系经络的细小部分。
《灵枢·脉度》指出:“经脉为里,支而横者为络,络之别者为孙”。经络纵横交错,遍布全身,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。
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, 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,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、十二经筋、十二皮部;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数计的别络、浮络、孙络等。
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、阴阳、脏腑三部分组成。首先用手、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;凡属六脏及循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阴经,属六腑及循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。根据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,阴阳又划分为三阴三阳,三阴为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三阳为阳明、太阳、少阳。按照上述命名规律,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阴肾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厥阴肝经。
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:
手三阴从胸走手,
手三阳从手走头,
足三阳从头走足,
足三阴从足走腹胸。
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:
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,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,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。
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,至肝经而终,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,流注不已,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、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。十二经脉将气血周流全身,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。
经络的作用
(一)联系脏腑、沟通内外
人体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、五官九窍、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,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,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,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。
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,反映出经络具有传 导功能。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,可传导于脏腑;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,亦可传导于体表。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。
(二)运行气血、营养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,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,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,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,筋骨得以濡润,关节得以通利。
(三)抗御病邪、保卫机体
营气行于脉中,卫气行于脉外。经络“行血气”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,在内
和调于五脏、洒陈于六腑,在外抗御病邪,防止内侵。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,先从皮毛开始。卫气充实于络脉,络脉散布于全身、密布于皮部,当外邪侵犯机体时,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、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。
(四)说明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.
在生理功能失调时,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,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。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,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,或结节、条索状等反应物,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、形态、温度等变化。通过望色、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,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。
(五)指导辨证归经
辨证归经,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、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,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。
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。如头痛一证,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,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,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,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、足厥阴经有关。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。
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,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,进行辨证归经。如咳嗽、鼻流清涕、胸闷,或胸外上方,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,与手太阴肺经有关;脘腹胀满、胁肋疼痛、食欲不振、嗳气吞酸等,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。
(六)指导治疗 《四总穴歌》所载:
“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,头项寻列缺,面口合谷收”。
- © 版权声明:凡本站文章,如没有特殊注明,均为原创!
- © 如需转载!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anyameigui.com/news/?post=19
发表评论: